Technical texile china industry fabric china nonwoven china composite china interlining china geotextile china 中国技术织物网,技术织物包括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国际上统称"Technical Textile",技术织物以新型材料的角色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应用。比如大家已知的产业用布,玻璃钢,一次性医卫产品,碳纤维车,灯箱布,土工布,水刺非织造,针刺无纺,纺粘熔喷,衬布等.

产品系列
您的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纤维材料
纤维材料

中国技术织物十三五发展 Americhem奥美凯公司 中复神鹰

[ 字号:   ]发布时间:2015-9-7 责任编辑: 阅读次数:2456
2015/1/12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消息:

"十三五"中国技术织物全行业产量望翻番,十三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产量到2020年有望实现2202万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预计,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6大重点领域中,医疗与卫生、土工与建筑、过滤与分离、结构增强用纺织品领域将会保持高速增长,并实现技术重大突破。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将会保持中速增长,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在安全生产法等政策推动下,也将继续保持中速发展。
医疗卫生领跑产业用纺织品市场:李陵申认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有望实现双位数年平均增长的细分领域为医疗与卫生、土工与建筑、过滤与分离、结构增强用纺织品领域。其中,医疗与卫生纺织品领域可能实现13%年平均速度增长,到2020年实现241.6万吨产量。判断的基础为,一次性医用纺织品需求空间巨大。目前,全国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约95万个,病床516万张,年入院人数1.5亿人,从业人员超过800万,市场空间较大。同时,我国年进口医用纺织品价值约60亿美元,进口替代市场较大。其次,婴儿纸尿裤、及中老年失禁产品市场增量较大。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预计,到2020年,中国婴儿纸尿裤需求量将达380亿片以上,需要非织造布原料60万吨以上。

基建投资和污染治理催热土建用、过滤与分离等纺织品市场:土工与建筑用纺织品市场,预计还将以11.5%的年平均速度增长。到2020年预计产量206.6万吨。支撑土工与建筑纺织品市场增长的因素主要有,2014年中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超过1万亿元,2011-2020中国水利投资将达4万亿元,交通、水利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投资将长期推动土工与建筑用纺织品快速发展。李陵申认为,十三五期间,在垃圾填埋、尾矿处理、石油勘探、工业防渗、工程加固和生态保护等领域土工用纺织品的应用市场将有大幅提升。过滤与分离纺织品市场,行业预计将以14%的年平均速度增长,产量到2020年预计达到213.4万吨。过滤与分离纺织品市场增量主要来自大气污染治理,中国工业粉尘年排放量在1000万吨左右。李凌胜认为,在政府“强基和示范”工程的推动下,纺织品在火力发电等一些领域的市场拓展和维护空间较大。目前,在垃圾焚烧领域,贷式除尘产品应用比例达到100%,冶金领域纺织品应用比例达到95%,水泥领域应用比例达到80%,火力发电应用比例不到10%。

结构增强用纺织品市场,行业协会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到213.8万吨。年平均增速为11.5%。市场增量主要来自风电,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李陵申认为,十三五其间,以立体织造、多轴向经编、连续纤维热塑复合材料及高性能纤维热固复合材料等领域将实现重大突破,扩大纺织基复合材料市场。而在市场需求层面,风电产业十三五期间装机容量将可能以12%的速度增长,会推动玻纤复合材料发展。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高铁、汽车等行业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最大潜在市场。2013年,中国碳纤维产量不足3000吨,国内需求量1.2万吨。预计2020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超过4万吨。

交通工具、安全防护望实现中速发展:保持中速发展的细分领域为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和安全防护用纺织品领域。其中,交通工具用纺织品预计到2020年,产量将突破100万吨,达106.3万吨。年平均增速预计在9.5%。交通工具纺织品市场主要依赖汽车行业自然增长,及轻量化发展趋势。2013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2000万辆,过去十年,平均增速为18.2%。目前,每辆汽车上使用的纺织品约20公斤,汽车轻量化趋势和绿色环保需求趋势下,纺织品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预计会逐步提升。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到2020年,预计产量49.6万吨。年平均增速预计在8%。市场增量来自产业工人安全防护装备投入加大。李陵申认为,中国制造、建筑、采矿、电力、燃气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7000万人,现阶段个体防护装备金额约为一年300亿元,远未达到行业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未来对产业工人安全防护投入将逐渐加大,潜在市场空间将突破1000亿元,军队、警察的个体防护及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材料需求将大幅增加。

 

2013-4-12 CTT 报道Americhem奥美凯公司

近日,Americhem奥美凯公司宣布,任命Stanley Teoh先生为该公司上海办事处的商务总监,这是该办事处新设的一项亚太区的总经理职位。 Americhem Inc .是一家来自美国的色母粒及聚合物添加剂解决方案产品全球供应商,近期与CTT合作推出了一个新的中文网站使网站功能增强包括改进界面和为用户设计导航。 Americhem高级企业营销专家Scott Blanchard说:“我们重新启动网站是想提升用户体验,我们知道我们的客户很忙,所以网站优化内容将针对各种新的移动装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都非常重要。” 除了一个新的设计,兼容最新的浏览器,修改cn.americhem。亚洲网站地图功能亦有所提高,从而改变用户浏览网站的方式。

通过网站的重组,用户可以更容易地访问特定产品信息,应用程序或市场,通过简单的点击最新的新闻从公司主页上高亮显示。游客不仅可以了解Americhem各行业的专业服务,也可以使用接触形式轻松订阅公司的新闻通过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不仅是现在我们的网站更好的准备数字未来,也是一个我们公司业务的最好展现,”Stanley Teoh,Americhem亚太区的总经理最后总结。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三届理事会在京举行。就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航天装备中的应用、国产碳纤维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风电叶片中的应用情况介绍、碳纤维织物的应用与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对国产碳纤维的需求分析、国产碳纤维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专题进行交流研讨。 碳纤维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包括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和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等18家单位。


张国良-连云港鹰游集团董事长、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就碳纤维制造领域而言,集团的产量占据了国内碳纤维产量近一半,其生产工艺“干喷湿纺工艺”使得中国成为了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能批量生产T700碳纤维的国家。烫光机是ZGL的起点:张国良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当时就读的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机械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来了连云港纺织机械厂,1992年临危受命担任厂长,也是厂里唯一的技术人员,张国良从设计图纸开始,着手研究当时国内空白领域—纺织后整理设备中的烫光机。张国良带着自己的设计先后找到了几家大纺织厂,说服了两家企业先后预付了40多万的定金,作为烫光机的研发和生产经费。三个多月后,国内第一台自主生产的烫光机终于在车间里诞生,这一台小小的机器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也是鹰游集团发展的起点。张国良回忆说“当时国内所有的烫光机均来自进口,我的机器有绝对的价格优势,这让我们迅速占据了国内市场。”现如今鹰游的纺织后整理设备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技术水平,许多欧洲和美国的纺织企业所使用的烫光机都是由鹰游出口。

  身为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在技术上是引领者,这样才能在产品理念上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一个上规模的企业持续前进。在纺机公司步入正轨后,张国良陆续接手了当时濒临破产的几家连云港纺织企业,从做纺机拓展到了纺织行业。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史上有一个重要变革,就是“以涤纶代替腈纶”。除了因为涤纶价格便宜外,在柔软性上也大大超过了腈纶,而“以涤代腈”这一理念就是张国良在2003年参观韩国纺织厂时提出的。在观看该厂生产的新型涤纶丝后张国良说道“以涤代腈趋势不可抵挡”。回国后,在2009年他通过跟国内厂家合作正式在国内实现了这种涤纶丝的生产,并在随后将之运用到了毛毯和毛绒等产品的生产中。如今这个理念的实施让中国生产的涤纶制毛绒、毛毯和绒布等产品每年以几百万吨的出口量“称霸”世界。

  “ZGL是中国产业化的碳纤维生产企业中前景最好的,因为我们不仅有大的产量也有国内最高的工艺技术。”

  一个传统纺织企业涉足高科技材料领域,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突破点。张国良在2005年关注到了碳纤维产业,当时国内碳纤维的产量很小,技术落后,绝大部分的军用、航天和民用的碳纤维都依靠进口。虽然在走访国内所有碳纤维的实验室和几个大型化纤厂后,所有人对项目前景并不看好,但是张国良还是毅然决定开始碳纤维生产设备的研发。2005年9月29日,张国良集合了集团内所有技术骨干正式开始闭关攻克碳纤维,技术团队在工厂连续工作了近一年,前前后后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耗费了上亿元的经费。在2006年9月16日,碳纤维的生产线正式完成。不到一年的时间年产300吨T300碳纤维的生产线正式投产,又于2007年拓展为千吨级生产线。目前国内在民用T300碳纤维市场上鹰游集团占据了主导位置,先后应用在自行车、乒乓球、小提琴等产品上。

  碳纤维生产线的成功建立并不是终点,T300碳纤维成功生产让张国良决定开始尝试T700碳纤维生产工艺的研发。相对于T300碳纤维,T700碳纤维有着更高的性能,更广的用途,却也有着更高的工艺要求。要想实现T700的生产就要突破“湿法纺织”的束缚,在美国和日本“干喷湿纺工艺”是生产T700的关键性工艺。2007年张国良带着几个北京化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正式开始对“干喷湿纺工艺”的研究,从资料收集开始,前后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于2009年成功攻克了这项工艺,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量产T700碳纤维的国家,并因此获得全国纺织科技进步一等奖。

[ ↑返回顶部 ][ 打印 ] [ 关闭 ] [ 返回 ]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或侵犯您的有关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感谢您的合作! 联系人:钱先生 电话:13004383037。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CTT技术织物”的作品,禁止复制、转载,其版权属于本网所有,经本网同意后必须注明“来源:CTT技术织物”。转载者本网必追究法律责任。